我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结构,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
同,有抬梁、穿斗和干阑等三种结构体系,其中抬梁式结构占主
要地位。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,至迟在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—
476年)就已形成。
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,以
数层重迭的梁架,逐层缩小,逐级加高,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
脊瓜柱。各层梁头上和脊瓜柱上承托檩条,又在檩条间密排好多
椽子,构成屋架。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,墙壁只起维
护隔断作用,而非承重结构。因此,开辟门窗或分隔室内空间,
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,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
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使用榫卯组合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。古代匠师在这
方面创造了各种不同用途的榫卯,例如明清官式建筑的大木榫
卯,常见者就有二十几种。固定垂直构件(各种柱子)使用管脚
榫或套顶榫;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拉结、相交(柱与枋)使用馒
头榫、燕尾榫、箍头榫、透榫和半榫;水平构件互交(正身檩,
扶脊木)使用燕尾榫、刻半榫和卡腰榫;水平及倾斜构件重迭稳
固(颏枋、平枋板与斗横,老角梁与子角梁,脊桩,复莲梢等);
使用栽销榫、穿销榫;水平与倾斜构件半迭交(扒梁、抹角梁,
角梁与由戗,檩与梁头)须作桁碗、扒梁刻榫、刻半压掌榫;板
缝拼接(榻板、博缝板、实榻门、山花博缝)使用银锭扣、穿
带、抄手带、裁口和龙凤榫(企口榫)等等。
明清建筑的大木榫卯,较之唐宋时期,在构造手法上虽然是
大大地简化了,但它仍保持了原有的功能。从现存若干明清建筑
物来考察,它们已经历数百年的考验,因地震或自身重量而被破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