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转角使用抹角梁以加强正侧两面檐柱与额枋的联系,
以及缩小梢尽间的面宽等各种加固措施,都大大地加强了房屋四
角的结构刚度。古代高层建筑中,使用额枋与地袱,将柱网联结
成一个整体,好似现代建筑中的圈梁,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加固手
段。又如柱脚下有管脚榫插入柱础內,以利固定柱身。地震时,
既可防止柱根滑动,又能抵制摩擦与挤压的冲击力,从而消失掉
一部分地震能量,从抗震学的意义来讲,等于在柱脚下设置了消
能装置,效能之高妙不可言。
还应指出的:古建筑的檐柱多有侧脚和生起,可使水平与垂
直构件结合得更加牢固,使整座房屋的重心更加稳定;还有横架
上使用叉手、托脚有抵制构架变形的作用,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抗
震。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一些高大建筑物,基础工程十分讲究。传
统做法是房基槽坑以下先打木桩,以碎石掐档,灌浆砸实。然后
夯筑小夯灰土若干步,砖砌嗓墩和拦土墙,码柱础石,以砖石包
砌台帮。这样就形成了下部是柔性结构,上部是刚性结构,刚柔
相互结合,对于抗震是十分有利的。例如北京故宫、天坛等处的
高大建筑,五百年来,
经受了多次地震冲击,建筑物的稳定性从
未发生问题,工程质量之高,实堪信赖。
以上种种做法,从设计者的功能观点来看,有些措施主要是
为了加强结构刚度和整体性,有些则是为了创造优美的艺术形
象,这是很清楚的。但从抗震角度来看,有些结构上的技术措
施,客观上却很符合抗震要求。不难看出当初似曾考虑了抗震的
需要,因而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设防手段。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、
应县木塔、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祈年殿等高大建筑,它们在抗
震设防上都是很成功的范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