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,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,风吹铃动,悦耳清脆。
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叫做“风铃”,亦称惊鸟铃、护花铃。顾名思义,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,用来惊吓鸟类,保护廊内的花花草草
古代,风铃还有一个名字是“铁马”,古称“铎”,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占卜,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。“铃铎”是佛教法器之一,也被称为“手铎”“手铃”“宝铎”“风铎”“檐铎”等,通常用“金、铜、铁”等金属制造。
铃铎的起源,一般都认为始行于印度。《大般若经》说:“天花垂盖,宝铎珠幡,绮饰纷纶,甚可爱乐。”《理趣经》说:“铃铎缯幡,微风摇击。”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圣像,均各有一手执持宝铎。此外,一些堂塔的相轮和檐端,也悬有铃铎,叫做风铃、微风吹动,发出和鸣之韵。
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,铎便被悬挂在寺庙殿宇宝塔之檐上,成为风铃
中国古建筑屋檐角下挂的“风铃”,也叫“风铎”,它的主要作用有:
1、祈福驱邪的作用。铃铎在佛教当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器,风铎上一般都刻有经文或者咒文,具有祈福或者驱邪的用意。
2、驱逐鸟雀的作用。古建筑屋顶都采用木头制作,尤其是斗拱叠架,会有许多空隙,风铎声响惊走鸟雀,防止鸟雀做窝和粪便的污染。
3、装饰作用。古建筑屋檐角高高挑起,下面吊上一个风铎,随风摇摆发出悦耳的声音,不仅声音优美,而且点缀了古建筑,为不动的建筑增加了动感。